子栏目一
产品展示
子栏目二
2025年工业节能降碳在施行政策文件汇总
来源:刀锋电竞是什么软件    发布时间:2025-04-18 20:30:55
产品描述: 迈进2025年,中国工业节能降碳工作正有序开展,近几年出台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与《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成为引领当下工作的核心政策。与此同时,过往发布的一系列长效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依旧在背后提供坚实支撑。 总体目标: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
下一个产品 上一个产品

详细介绍

  迈进2025年,中国工业节能降碳工作正有序开展,近几年出台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与《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成为引领当下工作的核心政策。与此同时,过往发布的一系列长效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依旧在背后提供坚实支撑。

  总体目标: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行动: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如推进煤电“三改联动”,削减非电力用煤,淘汰燃煤锅炉及设施,合理调控石油消费,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等。

  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行动:加大开发力度,提升消纳能力,促进消费。如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发展海上风电、水电、核电等,建设外送通道,发展储能、微电网等,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等。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加强产能产量调控,调整产品结构,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如落实产能置换,实施产量调控,发展高端产品,推进一体化布局,推广余热利用等技术,示范应用氢冶金技术等。

  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行动:严格产业政策要求,加快节能降碳改造,推进工艺流程再造。如强化规划布局,严控新增产能,淘汰落后装置,实施能量系统优化,推广节能设备,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等。

  有色金属行业节能降碳行动:优化产能布局,严格项目准入,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如落实产能置换,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提高项目准入能效标准,推广先进的技术等。

  建材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加强产能产量调控,严格新增项目准入,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如落实产能置换,监测预警产量,鼓励综合利用,提高项目准入标准,推广节能工艺和设备等。

  总体目标: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方面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一般是指年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主要任务:大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统筹提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积极推动数字能效提档升级,持续夯实节能提效产业基础,加快完善节能提效体制机制。

  此外,还有一些长期执行的工业节能有关政策措施,如持续实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通过树立标杆企业,引导行业能效水平提升。快速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实施绿色生产方式。发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目录,推广工业节能技术、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高效节能装备和产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作为节能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为工业节能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依据和框架,目前仍然是指导工业节能工作的重要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于推动工业领域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在工业节能工作中持续发挥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最新一次修正于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促进工业公司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是工业节能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提出的加强节能工作的政策措施,如调整产业体系、加强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技术等,仍然是工业节能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明确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和措施,如淘汰落后产能、加强重点企业节能管理等,对工业节能工作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

  《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国发〔2007〕36号):建立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是确保工业节能目标落实和监督的重要制度保障,目前仍在发挥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2010〕25号):推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发展,鼓励节能服务企业为工业公司提供节能服务,促进工业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该文件的政策措施仍在实施。


上一篇:我市与远景能源在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工信部组织并且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作